為什么要使用變頻器?
那么,究竟為什么要使用變頻器呢?以及何種情況下,需要用到變頻器對電機進行調速呢?
首先,讓我們來看幾個生活中經(jīng)常遇到的場景:
如果去一些比較老舊的大樓里乘坐電梯,在啟動和停止時,人們經(jīng)常會有比較強烈的沖擊感和眩暈,非常不舒服;而如果乘坐新型電梯,即使是高速電梯,乘客也已經(jīng)基本感受不到其啟停時的那種振動和沖擊了,舒適性大大提高;
以前電風扇風量是用檔位開關來進行調節(jié)選擇的,有高、中、低檔,風量從大到小,風扇的轉速也是一檔一檔由高到低;而現(xiàn)在的新型風扇已經(jīng)可以實現(xiàn)無級調速,風量的大小再也沒有明顯的檔位,可以實現(xiàn)從高速到停止的無縫切換;
燃油汽車0-100km/h的加速時間如果小于6s,基本上是和普通百姓無緣的,屬于高端奢侈消費產品;而各類電動汽車的橫空出世,直接把這個指標縮短到5s以內,并且將整體落地價格做到僅僅幾十萬甚至十幾萬,讓消費者輕松實現(xiàn)超跑夢想。
...
以上幾個例子在我們身邊觸手可及,雖然大家未必能看到實實在在的變頻器,但實際上在這些設備的背后或內部,其實都有變頻器或者變頻裝置正在為大家默默的奉獻著。
為什么曾經(jīng)讓人感到難受的電梯現(xiàn)在卻變得很舒適;以往難以獲得的推背感而今輕易就達到了呢?這其實都是因為變頻技術的應用而帶來的效益和改善。
通過使用變頻器,電梯改善了其啟動/停止時的加速度曲線,讓轎廂的運行更加平穩(wěn),從而讓人們獲得更舒適的乘坐體驗;借助變頻裝置對風扇電機轉速的調節(jié),使其運轉和變速更加順暢、舒緩;混動汽車加入變頻逆變裝置,將電池中的直流電變?yōu)榻涣麟?,驅動電機和發(fā)動機同時工作,輕松實現(xiàn)以前需要超大馬力發(fā)動機才能實現(xiàn)的加速度。
而在工業(yè)領域,同樣也有著龐大基數(shù)的變頻器正在為改善人們的生活而服務于各行各業(yè)。
簡單來說,用戶使用變頻器主要是為了解決這幾個問題:
生產工藝需要
變頻器需要在工業(yè)生產中,幫助機器設備完成一些最基本的應用功能。
■速度控制
由于生產節(jié)拍和產品物料的不同,設備需要靈活調整物料傳送的運行速度。
通過在物料輸送電機的電源側增加變頻器,借助其可變頻率的交流電輸出,即可根據(jù)需要隨時調整物料輸送電機的轉速,從而實現(xiàn)對物料傳送速度的靈活可調。
如《什么是變頻器》一文中所說:
n=60f(1-s)/p
●n為電機轉速(r/min);
●f為電源頻率(Hz);
●s為轉差率;
●p為電機繞組極對數(shù);
變頻器通過改變輸出電源頻率f,從而達到改變電機轉速n的目的。
■轉矩控制
在一些諸如收放卷的應用中,需要精確控制物料所承受的拉力,常規(guī)的方式是采用張力控制器(如磁粉張力控制器);而現(xiàn)在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采用變頻器來進行張力控制。
變頻器控制電機轉矩的理論依據(jù)主要是以下兩個式子:
電機功率:
P=1.732*U*I*cosφ
●P:功率(w);
●U:電壓(V);
●I:電源電流(A);
●cosφ:功率因數(shù),即電壓與電流相位差角度的余弦函數(shù);
電機轉矩:
T=P/n
●T:電機轉矩(Nm);
●P:電機功率(w);
●n:電機轉速(rad/s);
從上面這兩個式子不難看出,通過調節(jié)電機的電源電壓、電流和轉速,就可以達到控制電機輸出轉矩的目的了。
▲并非所有的變頻器都能夠進行轉矩控制,只有矢量控制型或直接轉矩控制型變頻器才支持轉矩控制。
節(jié)能增效
多數(shù)的風機/水泵,如果需要進行風量或者流量的調節(jié),只要不是一直保持在恒速運行,那么使用變頻器就可以達到非常好的節(jié)能效果。
以水泵為例,我們來看下這張圖:
當電機轉速從N1變到N2時,
流量的變化關系如下:
Q2/Q1=(N2/N1)
揚程的變化關系如下:
H2/H1=(N2/N1)^2
其電機軸功率P的變化關系如下:
P2/P1=(N2/N1)^3
通過以上公式可以看到,電機的軸功率P是與電機的轉速成3次方關系的;即:
電機轉速降低一半,功率將僅為原來的1/8!
所以,對于風機泵類負載來說,通過使用變頻器來降低電機轉速是可以達到極為顯著的節(jié)能效果的。
現(xiàn)在越來越多的游輪及工程船舶采用電力推進裝置,通過使用變頻裝置將內燃機發(fā)出的電力經(jīng)過整流逆變輸送給推進電機,再帶動螺旋槳旋轉驅動船舶的行進。這種方式比起傳統(tǒng)內燃機直接驅動螺旋槳的方式看起來似乎是多此一舉,增加了能源消耗;而實際上這恰恰是利用了電機的高效率及上述功率與轉速的3次方關系,在降低螺旋槳轉速的同時,大大降低了電機的輸出功率,同時讓內燃機始終工作在高效率點,從而實現(xiàn)節(jié)能的目的。
另外,變頻器的使用,還可以讓電機對電網(wǎng)不再呈現(xiàn)為感性負載,將功率因數(shù)從0.6~0.8提升到0.96甚至0.98,這將極大的降低電機的無功損耗,有助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,并因此在節(jié)能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。
作為逆變電源
自從電的發(fā)明以來,電能的儲存就只能以直流的方式進行。如何將直流電轉為交流電供電氣設備使用,在變頻逆變裝置出現(xiàn)前一直都是個難題,難點并不是方案的實現(xiàn),而在于效率的提升。
以前直流電轉成交流電采用的是直流電機帶動交流發(fā)電機的方案,從能源轉化率來說,直流電機和交流發(fā)電機的效率基本都在70-80%左右,再加上機械損耗,綜合效率充其量也就50-60%。而變頻器則不然,其自身的效率至少在90%以上,能源利用率大大提升。
變頻器因為有著靈活的頻率調節(jié)特性,許多行業(yè)都將其作為中頻電源并有著非常廣泛的使用,這應該算是變頻器作為逆變電源的另一個應用類型的分支吧。
降低啟動沖擊電流
增加電機保護
嚴格來說,降低沖擊電流及對電機的額外保護,其實是使用變頻器所帶來的額外福利,而并非初始目的。
要知道,電機直接啟動時的沖擊電流可以達到電機額定電流的5-8倍,這種電流無論是對電機還是電網(wǎng)來說都是一種傷害,對電機的供電裝置也是一種考驗。而由于變頻器能夠對頻率進行無級調制,電機在啟動時可以按照變頻器設定的加速曲線進行緩慢的速度增加,這就避免了電流的突變,可以讓電機啟動電流長時間保持在額定電流以下,直至啟動完成。
另外,現(xiàn)在變頻器都內置過壓、過流、缺相、過載、過熱、接地、安全...等等各種形形色色的保護功能,盡管多數(shù)情況下我們幾乎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,但是,這些功能在關鍵時刻卻可以對設備起到至關重要的保護作用。
總之,變頻器的使用場景是在不斷的拓展的,現(xiàn)在的應用領域已經(jīng)遠遠超越了當初發(fā)明者對其在功能上的設想,而如果我們以后在更多新的的場合看到變頻器的應用,也應該不需要感到太過意外。
Copyright 2019-2020 長沙市小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1 XIAOWEI All Rights Reserved
備案號:湘ICP備19010540號-1